創業資訊 - 創業指南 - 創業政策 - 投資理財 - 連鎖加盟 - 創業計劃書
一、環境分析是企業或者創業成功的基礎
馬云去了一次美國,發現了“互聯網”這個新技術,馬上一個猛子扎了進去;蔡崇信給他帶來了MBA的智慧,一起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環顧任何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曾經有一個共同的起點:敏感到某個環境的變化并抓住機會,迅速行動。
環境分析就是我們MBA3.0的起點,也是創業成功的起點。
環境無處不在,環境分析才是發現機會的鑰匙。什么是環境分析?這是我們MBA3.0戰略管理中要研究的基本問題及基礎。
從這次馬上要考試的《戰略管理》課程的角度,環境分析包括外部環境分析和內部環境分析等,外部環境分析包括一般環境分析和產業環境分析及其戰略集團、波特五力、壁壘、利益相關者等等的分析。而一般環境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發現并抓住機會。產業環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及切入點。抓住了就是動力,抓不住就可能是威脅,就為成功創業留下了隱患。這些因素又不斷在改變,順之,則興、則發;逆之,則衰、則亡。
一般環境分析,就是PESTN分析,就是政治、經濟、科技、社會文化、自然等等。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存在機會,對我們的事業帶來影響;它們的變化或者變化的趨勢,都可能成為機會或者威脅;角度、立場非常重要;即使是威脅,換一個角度就是新的機會。顯然,被動的對待威脅,并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就是失敗的開始。在威脅中去尋找或者定位新的機會,有可能化危為機;機會與威脅是雙刃劍。創業也是如此。
馬云從科技的變化中首先發現了互聯網帶來的新機會;現在看,幾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從中國的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中發現并抓住了機會;甚至,過去的諸葛亮的”火燒連營“、”草船借箭”等等也是環境給了機會……甚至,所有的成功人士都不例外;環境變化就是事業的機會和企業成功的起點;意味著企業需要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
也許,人與人之間本來都差不多,不同的就是這些微小之處,對環境變化的不同態度和不同認識。有沒有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機會并抓住之。說到底就是管理問題,包括管理環境、管理自己、管理目標與預期等等。
一般環境有幾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非歧視性、可預測性及動態性(或非持續性)。即使貿易摩擦,威脅是大家的、公平的、非歧視性、非持續性的。國家鼓勵創業,是創業的機會,大家都去創業,又帶來了競爭的威脅。威脅并不代表放棄機會,而是如何去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掘更大的吸引力,創造機會;創新成為非,F實的問題。
現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傳統商業領域已經擁擠不堪,要素成本不斷上漲,特別是人力資源的特性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甚至傳統的勞動力也開始變得稀缺。聰明人、有錢人、拼命的人多如牛毛,管理也越來越復雜。去發現機會,管理或利用好機會就很重要。
如果把商業領域比作“蘋果林